首页 >> 江南花楸

永不松劲的红旗渠儿女绵柄繁缕

世丰农业网 2022-08-12 14:50:15

永不松劲的红旗渠儿女

范亚旭本报记者陈四化张培奇

巍哉太行山,壮哉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了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正是红旗渠的兴建,改变了林州历史上严重缺水的状况,使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得到改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

通水50年,林州发生了大变化

走进林州大地,条条干渠布满这座充满着生机的城市,渠水奔流不止。这些水的生机最初是源于55年前林县老书记杨贵带领着全县人民吃上水、吃饱饭的承诺。50多年过去了,红旗渠带给林州人的不仅仅是吃上水、吃饱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渗透到每个人的身上。

林州市茶店镇胡家沟村地处深山区,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2003年茶店镇开始推广种植菊花为主的中药材,胡家沟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菊花,并从中尝到了甜头。村民常俊琴告诉记者,菊花不仅可以卖幼苗、卖鲜花,也可以入药、泡茶,村里80%的土地都种上了菊花。如今标准化菊花种植模式让胡家沟的村民走上了一条生态健康的致富路,也带动了茶店镇其他村子种植菊花的积极性。

三月末的山村是安静的,但这里的太行菊让茶店镇人民感受到大地上一直是生机涌动。“刚开始种植菊花的时候,面积不过20亩,因为没有种植经验,在规模种植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但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俺也没有放弃,因为俺林县人能苦干十年,用锤子、铲子和双手劈山引水建成红旗渠,想想这些,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常俊琴有些激动地说。50多年前父辈们凿山挖渠的精神,被子孙们延续并从中受益。

林州市东姚镇北坡村一带盛产优质谷子,加工的小米色泽好、营养高。北坡村村民告诉记者:“我们住在红旗渠故乡,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把品牌打出去以后,谷子的价格上来了,大伙儿都种起了谷子。”

近年来,北坡村还成立小米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搞规模化经营,鼓励群众种植谷子,并与周边10多个村的农民签订了谷子产购合同,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通过50年的发展,林州市农业真正实现了由靠天吃饭到现代农业的跨越。林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李长生说,林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坡地经济发展独具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年产量约2万多吨,培育了黄芩、菊花、冬凌草等6大品种;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年产值32.1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5万余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0多个,初步形成了粮食、中药材、家禽、瘦肉型猪、林果业5条主导产业链。

这里有一组很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对比:1964年的林州生产总值5196万元,人均生产总值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4元。50年后的今天,2014年林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至451.3亿元,增长270倍;人均生产总值增至57208元,增长6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13942元,增长257.2倍。

红旗渠精神感召下的当代林州人

采桑镇大岭沟村原来是林州出了名的贫困村,但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的景色也吸引城里人去大岭村休闲娱乐。农家乐让村民致了富,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贫困村慢慢成为了历史,这一切还要从村支书郝真卫说起。

“曾经的穷山沟,山里的孩子往外走,女孩往外嫁,男孩早离家。”郝真卫说出以前大岭村的真实情况,因为交通不便利,信息不通畅,村民生产出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村里一直比较贫穷。“小时候就有改变村子的想法,长大以后要把家乡面貌改变一下,一定要让村民吃上干净的水,要把村里的路修通,让原来的死村子复活。”郝真卫说。

为实现孩时的梦想,2008年大岭村村委换届,郝真卫放弃了在山西的建筑公司,决定回乡带领村民致富。当时的他以破釜沉舟之心向村民宣布:为了村里的发展,就算不当干部也要修路。说干就干,郝真卫先从村里的吃水开始做工作,个人出资让村民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09年又开始筹修路资金,为了筹钱,他把家里两辆轿车全卖掉。2012年水泥路修到了村头,到2013年村里4.5公里未修的路也在郝真卫的带领下铺好了路基。

在村支书的职位上,郝真卫一刻也没闲着,记者采访郝真卫时,他为村民申请农家乐补助资金刚从市扶贫办回来。

“生活在林州,从小就受红旗渠精神的感召,干工作就要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接下来我准备在村里建一个民俗写生基地,通过林州市打造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引进项目,把村里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出去,让山外的人也能够品尝到大岭沟的绿色食品。同时加快村里旅游发展,让都市人来大岭沟体验农村生活。”郝真卫说。

46岁的郝玉昌是林州市茶店镇郝家窑村村支书,18岁时他就加入了外出打工的洪流。作为红旗渠的儿女,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成了村里有名的工程队长。致富不忘家乡,但怎样让群众致富让他很苦恼。

2012年秋,一条家乡新闻让郝玉昌眼前一亮:林州要大力发展坡地经济!村里有大量的山坡地,发展潜力很大,是改变家乡面貌、带动群众致富的好时机。2013年2月,郝玉昌以每亩300元至600元的价格,把金环沟千余亩土地及荒坡全部进行了流转,统一集中管理,用于发展坡地经济。他决定把昔日荒草丛生的穷山沟,建设成集生态观光农业、绿色养殖业和林果采摘业为一体的生态园。“这样的坡地我们都撂荒了,如今,把这荒坡地承包出去,每年收入600元租金不说,还可以抽空在这里打工,我们不仅做股东有收益、还能挣工资。”村民郝全吉高兴地说。

经过两年的发展,生态园初具规模,培育栽植核桃、苹果、桑葚等各种果木2.9万余株,在金环沟复耕整理的土地上耕种红薯、小米等小杂粮作物500余亩,林间套种药材100余亩,树下散养土鸡、鹅6000多只。郝玉昌组织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到园里打工,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家庭收入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郝真卫、郝玉昌只是红旗渠精神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村干部的一个缩影,在林州像他们一样脚踏实地为村民干实事的村干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体。

让红旗渠精神传下去

在一条条渠水相通的林州大地上,如今到处生机勃勃。

70岁的宋海苏当年是原康镇宋村岗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修筑红旗渠一干渠的人。虽然50年过去了,当年修渠的很多场景宋海苏还都历历在目。“真是没有水吃,有一年旱的一亩地收了45斤麦子,当时心里就想着村里能早点通水,修渠时都是和别人比着干得多,比着勤快。”宋海苏说,渠修好后,吃上渠水,地里也有足够的水浇,想想付出真是值了。

在采桑镇南采桑村,记者见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总干渠的“铁姑娘”秦荣珍。如今的修渠12姐妹“铁姑娘”秦荣珍已经80岁了。老人给记者讲着当年修渠时的场景,眼睛里有些湿润。虽然50多年过去了,红旗渠给老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记忆。作为“铁姑娘”突击队的一员,老人现在依然能响亮地喊出那句修渠时的口号,“宁愿甩掉十斤肉,也不当那软骨头”。

老人拿出以前修渠时的照片,并解释当年修渠打钎时为提高效率做出“凤凰双展翅”的动作。老人说,当时一天只有8两的粮食,但为了把漳河的水引到林州,吃不饱也要争取多干活。“现在生活好了,我还在教育子孙们要发扬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精神,只要艰苦奋斗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我也希望让红旗渠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年轻人多吃点苦,不要被一点小困难打倒。”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产生的,是中国农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情况中锤炼而成的思想精华,是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与艰苦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是无价的,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比的,也正是我们要代代相传的。”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

2月25日,在林州市三级干部会议上,郑中华强调,精神是干出来的,红旗渠是干出来的,林州的今天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实干拼搏出来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不得不干、不能不干、不可不干,依然还要大干、苦干、实干、拼命干。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薪火相传,精神永恒。百万林州人民正在向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阔步前行,奋力谱写“美太行”创业新篇章,为实现“中国梦”增辉添彩。

责任编辑:黄慧

感冒防治

吃什么才能不掉头发

关于养血生发胶囊

最新资讯

流感防治

友情链接